每当提起“服务员”,十个人里有九个人的印象都是“学历低下”“没啥文化”“没啥技术含量”“脏、累、苦”,都说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,可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也确实是人生常态。
但姚碧不是,她偏偏选择了这条在绝大数人眼里没有什么前途、没有什么体面、没有什么文化的人才做的“三无”工作——服务员。
就是这么个在社会大多数人眼里没有什么出息、没有什么体面的工作,让姚碧有了机会为国宴服务,成为“业界顶流”,也刷新了大众对服务员,甚至服务行业的认知。
在事业工作方面,姚碧究竟有何能力,能够成为“国宴级”人物,颠覆人们对“服务员”的刻板印象呢?
斯蒂芬·茨威格写过,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在世人面前展现之前,必然也会有漫长的岁月悄然而逝。
时间拨回到姚碧“成名”之前,1995年,姚碧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里出生。和全国大多数家庭一样,父母都竭尽自己可能为孩子未来打算,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姚碧最好的,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好好读书,毕业后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。
直到高考填志愿之前,姚碧也确实没有辜负她父母的期望,每一步都走在父母原本规划好的道路上,学习能力好,成绩也不错,一直名列前茅,是众人眼中的学霸。
高考如期而来,姚碧也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,原本都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,可念什么专业好呢?于是填报志愿成了家人纷争的焦点。
姚碧父母认为,教师是非常不错的选择,稳定,还可以有寒暑假期,都希望姚碧能够填报师范大学,将来毕业当教师。
但姚碧不愿意,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,也不太喜欢按部就班和一成不变。她自己想选择酒店管理专业,她对这个专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。
父母强烈劝阻,因为在作为过来人的父母看来,酒店管理看似“高大上”,但实质上毕业后能够出来作为管理的人少之又少,大多数人还不是成了酒店服务员。
服务员这个职业从整个社会来看,门槛很低,普遍学历不高,经常被人看不起,他们不想姚碧以后后悔自己的选择。
但姚碧前所未有的坚持,一反之前“乖乖听话”的印象,不顾父母的反对,坚持选择酒店管理行业。不管这个选择多么令人咋舌,但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,能够在酒店管理上作出成绩。
时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,转眼间又到毕业季。与顺风顺水,没什么折的学生生涯比起来,毕业后的日子颇具挑战性。这些姚碧都已经预料到了,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冷门程度也做好了心理准备。
但令姚碧有些没想到的是,她以为只是大众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不了解才导致这个专业的冷门,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除了不了解,还对这个专业抱有很大误解和偏见。
带着这些别人眼中的误解和偏见,姚碧前前后后不知道跑了多次,都没有她看中的酒店真正聘用她做酒店管理。找不到心仪酒店的工作,姚碧也没有气馁,她慢慢调整自己的心理落差,相信管理都是从低层做起的。
于是她先找了一家平台不错的酒店实习,从大众眼中门槛低,要求不高的普通服务员做起,慢慢学习,逐渐积累经验,也在不断实践中补充完善她从学校书本里的知识。
时光从未辜负任何一个善待它的人,随着时间的增长和工作技能的熟练运用,姚碧终于积累了不错的职业技能,有了能够迈向更好平台的资本和条件。
因为态度友好,服务专业性又强,姚碧在众多顾客之中逐渐有了不错的口碑和评价,每次都有顾客点名让姚碧服务。就这样,姚碧在酒店中的工作能力突显出来,职位得到了提升,到手的薪资也多了。
但姚碧知道自己的目标,她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她实现全国酒店最佳管理服务的梦想,从不敢轻易停止前进的脚步。很快,她一直期待着、等待着的机会来了。
2016年,我国负责主办第十一次G20峰会,地点定于杭州。峰会期间的宴会环节,属于国宴级别。这场宴会的准备时间长达数个月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国家形象,丝毫不能马虎大意。
其中对国宴中服务人员的选拔更是尤为慎重严格。事先就划定了五星级酒店的范围,国宴服务人员必须是五星级酒店中的工作人员,除此之外,还必须通过全国层层选拔,竞争培训等方式决定最终的国宴服务人员名单。
姚碧作为她所在五星级酒店中最好的服务员,得到酒店的认可推荐,拥有了本次参与国宴服务人员的培训名额。姚碧自己也没有辜负酒店的名额,经过数月的封闭培训,成功跻身G20峰会国宴服务人员名单。
凭借G20峰会服务的经验,继G20杭州峰会之后,姚碧又分别获得了厦门峰会和青岛峰会的宴会服务人员资格,而这三次峰会里的宴会都属于国宴级别。
三次国宴之后,姚碧已然成为酒店服务行业中的优秀人物,同时姚碧自己对服务行业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,服务不仅针对一个人,或者一群人,还可以是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。
带着这种理解,姚碧逐渐走在专业国宴服务培训老师的路上,专门为国宴培训服务人员。除此之外,姚碧还肩负起国宴现场指挥的重担,当时她年仅23岁。
姚碧告诫她的学生,“我们代表的不仅是酒店,更是中国服务的品质”。她自己也身体力行,以一人之力,打破大众对服务员的各种误解和偏见,让大众重塑对服务行业的认知,成为业界楷模。尊龙凯时网站凯时尊龙 凯时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