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凯时 国际今天分享的是:2024餐饮行业研究系列报告:茶饮出海篇,国内竞争加剧,海外市场成第二增长曲线餐饮行业研究系列报告:茶饮出海篇,国内竞争加剧,海外市场成第二增长曲线》由平安证券发布,主要分析了中国茶饮行业的国内现状、出海挑战与机遇、出海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,具体内容如下:
- 快速发展与竞争加剧: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由2017年的422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933亿元,CAGR高达28.87%。但市场竞争加剧,连锁化率不断提高,2022年新茶饮的连锁化率提升至55.2%,同质化问题显现,独立茶饮店的生存空间被压缩。
- 居民收入增长: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,为茶饮发展提供基础,拉动消费升级,消费者对茶饮的需求更加多元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、品牌化和便捷化。
- 门店发展:市场参与者众多,集中度较低。头部玩家门店持续扩张,如蜜雪冰城等品牌门店数量激增,但也有部分品牌门店数量有所缩减。
- 产品创新:产品上新节奏快,竞争激烈。新茶饮产品总数持续增长,2023年下半年共上新1066款新品,2024年1月至7月共上新971款新品。消费者对价格愈加敏感,高性价比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
- 竞争压力:茶饮和咖啡在功能上高度相似,海外咖啡市场份额较大,新茶饮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品牌认知、口味差异和市场竞争等挑战。
- 跨国运营成本高:供应链中心在国内,设备进口限制、原材料运营成本高和海外员工培养成本高等问题,增加了运营成本。
- 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难度大:跨国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质量控制难度,如原料运输成本高、品质把控困难等。
- 新渠道机遇:疫情期间,新渠道的变化为新进入品牌带来了扩张机遇,如外卖和在线订餐需求增加。
- 签证便利:中国与多个国家实行相互免签,为茶饮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- 多部门政策出台:RCEP等多项政策鼓励餐饮企业国际化,商务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,推动中餐“走出去”。
- 文化自信赋能:文化自信的提升为茶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,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基础,有助于茶饮品牌走向世界。
- 出海步伐:新老品牌出海进程提速,海外门店数量迅速攀升。早在十多年前,中国茶饮品牌就开始出海探索,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纷纷布局海外市场。
- 东南亚市场:是出海的首要市场,具有华人基础、热带气候和饮茶文化基因等优势,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是奶茶市场主力。但该市场中低端竞争激烈,本土品牌连锁化率低。
- 美国市场:饮品消费习惯与国内有显著差异,茶饮产品成本高、定价贵。东西海岸是新茶饮扩张的突破口,对奶茶搜索量较高的地区是新茶饮的目标客户群。
- 日韩市场:新茶饮扩张进程缓慢,门店数量较少,主要以贡茶等前期出海的台湾奶茶品牌为主。日韩饮茶用户年龄结构偏年轻化,女性占比高,市场潜力较大。
- 产品创新:各品牌注重产品的本地化调整和创新,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口味偏好推出特色产品,如蜜雪冰城调整糖度和口味,喜茶推出榴莲味和咸蛋黄味产品。
- 定价策略:定价策略与国内相似,蜜雪冰城采用低价策略,霸王茶姬采用中高端定价策略,喜茶和奈雪的茶定位高端市场。
- 营销方式:重视社交媒体和本地化营销,蜜雪冰城打造超级IP“雪王”,霸王茶姬融入“国风”元素,喜茶推出“城市特色”混合主题,奈雪注重品牌故事和文化传播。
- 健康化趋势:全球肥胖问题严重,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,健康化成为全球茶饮消费新趋势。茶饮料配料表“透明化”,消费者更加关注茶饮的食品安全和营养成分。
- 本土化与差异化:茶饮品牌出海需要平衡本土化和差异化,深入了解当地文化,融入当地元素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。
- 供应链本土化:实现供应链本土化,降低运输成本、关税成本,提高运营效率,与当地社区、政府及供应链伙伴建立紧密联系。
- 数字化运营:数字化运营模式能够提高品牌内部效率,降低成本,展示中国品牌的数字化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。
- 团体标准引领:以商务部、国资委等部委牵头,推动建立“组团出海”的产业联盟或企业联盟,通过团体标准引领行业发展,保障食品安全,提升行业竞争力。
综上所述,国内茶饮市场竞争加剧,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机遇。茶饮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挑战,但也有诸多机遇,需要通过创新产品、优化定价策略、加强营销推广、实现供应链本土化和数字化运营等方式,提升品牌适应性和竞争力,实现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。